2025-01-07 16:38:44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拼音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桎梏(gù) 畸(jī)形 一曝(bào)十寒 剛愎(bì)自用
B.潛(qián)伏 筵(yán)席 面面相覷(qù) 垂涎(xián)三尺
C.發(fā)酵(xiào) 憤懣(mèn) 如火如荼(tú) 秣(mò)馬厲兵
D.塑(suò)造 拈(niān)來 瞠(chēng)結(jié)舌 一蹴(cù)而就
2.下列各組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屈服咨詢怠慢迭迭不休
B.親昵斡旋赦免談笑風生
C.拙劣觀摹曖昧風云變幻
D.痛快貧瘠布署鍥而不舍
3.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歪”是會意字,“齒”是形聲字,“本”是象形字。
B.“舟”“刃”“車”“雨”“瓜”用了同一種構(gòu)字方法。
C.“淚”“明”“甘”“取”“休”都是會意字。
D.“遙遠”“蔥蘢”“螞蟻”“蜻蜓”中的漢字都是形聲字。
4.依次填入下面語段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何必執(zhí)意認出每一個字?墨跡濃淡枯腴,運筆_________,或者________如山,或者細若游絲,撫摸得到搏動于撇捺點畫之間的內(nèi)心________,跌宕錯落,奔走踴躍,蓬勃之勢潮水般地________過紙面,這樣就是懂得草書了。
A.抑揚頓挫 凝重 波動 淌
B.頓挫緩急 凝重 波瀾 涌
C.抑揚頓挫 厚重 波瀾 淌
D.頓挫緩急 厚重 波動 涌
5.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寫作靈感是可遇不可求的,靈感到來時,筆走龍蛇,三兩下便能寫好一篇文章;靈感未到時,任你搜腸刮肚也無從下筆。
B.在鴉片戰(zhàn)爭之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總是被洋人側(cè)目而視,低看一眼,因為我們國家大而不強,國民多而不富。
C.對于是否應(yīng)該在此時再度加息,美聯(lián)儲大佬們莫衷一是,多番討論后仍未達成一致。
D.老張可能是個“妻管嚴”,他老婆常常對他耳提面命,他卻只有順從的份。
6.我國古代第一部筆記體小說集是( )。
A.《世說新語》 B.《搜神記》
C.《詩經(jīng)》 D.《警世通言》
7.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句子“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中“浮圖”的意思是( )。
A.僧人 B.塔
C.寺廟 D.禪師封號
“橫江西望阻西秦,漢水東連揚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風愁殺峭帆人。”這是李白《橫江詞》的第三首。橫江即采石磯對岸的橫江浦渡口。王琦《李太白集輯注》引有胡三省《資治通鑒注》:“揚子津在今真州揚子縣南。”揚子縣位置在江都(揚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揚子津更在其南,則是江邊的津渡了。李白在詩中所以會由橫江浦聯(lián)想到揚子津,正是這個緣故。揚子津當時必然久已馳名,因為它乃是從江都入江的運河渡頭,可是開元之后卻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詩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揚子津卻很少見。胡三省乃宋元間人,那時讀《資治通鑒》就已經(jīng)需要有人來為揚子津做注了。揚子津作為運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揚子縣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揚子津,然而它自身卻久已沉埋,不為人所知曉了。
揚子津原來是個近江面的較低洼處,可是它與南岸從潤州入江的運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對,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處又有沙洲,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缎绿茣·齊浣傳》:“(浣)遷潤州,州北距瓜步沙尾,紆匯六十里,舟多敗溺。浣徒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婁渠已達揚子,歲無覆舟,減運錢數(shù)十萬。”也就是說,渡江進入北岸的運河不再通過揚子津,而是通過新開的伊婁河到達揚子縣。李白《提瓜州新河餞族叔舍人賁》詩云:“齊公鑿新河,萬古流不絕。”指的便是這條河,而瓜洲從此也就取代了揚子津,成為大江北岸運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有《長相思》詞:“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白居易的時代去開元未遠,而瓜洲就已經(jīng)成了古渡頭,至于比起瓜洲來更古的揚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們的記憶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對南岸江邊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開元二十五年齊浣遷潤州后才興修的,換句話說,舊漕路原來并不通京口。而要開辟一條通京口的新漕路卻是十分艱辛的。宋代《新唐書音訓(xùn)》云:“京口在潤州城東北甘露寺側(cè)。”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移徙這段漕路,勢必要緊貼著北固山下與山根的頑石打交手戰(zhàn),這樣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這也就是李白《丁督護歌》中所描繪的“萬人鑿磐石,無由達江滸”的施工場面。過去有些注家以為“無由達江滸”是由于運載石頭的緣故。其實水運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在于運石頭還是運糧食,只要不超過吃水量,運什么都一樣可行。其所以“無由達江滸”,只是由于山下的頑石還沒有被鑿?fù)ǘ。這里李白的三首詩正好可以為瓜洲浦取代揚子津這一變遷作證,而同時《橫江詞》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條證據(jù)。
(摘編自林庚《閑話揚子津》)
8.下列關(guān)于本文第一段內(nèi)容的表達,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李白《橫江詞》第三首由橫江浦聯(lián)想到揚子津,是因為這兩個地方都是長江邊上有名的運河渡口。
B.中晚唐人的詩中很少提到揚子津,是因為當時瓜洲已經(jīng)取代揚子津成為長江邊上的運河渡口了。
C.胡三省雖然是宋元間人,但是讀北宋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已經(jīng)有困難,需要有人來做注解才行。
D.揚子縣位于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為“揚子”,可能是因為該縣的南部有久已馳名的揚子津。
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揚子津是長江邊上的低洼處,并且跟南岸的運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對,而江中正對揚子津處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齊浣遷官潤州以后,把長江南岸的漕路遷徙到京口,又在北岸開鑿了伊婁河,這樣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過揚子津北上。
C.瓜洲浦地處伊婁河的入江處,由于正對著南岸江邊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經(jīng)開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為一個便利的渡口。
D.有注家認為李白詩句“無由達江滸”,是說由于石頭過重,無法用船運到江滸。其實用船運石頭和糧食是一樣的,注家此說不能成立。
10.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對于南岸從潤州入江的運河渡口來說,揚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則正對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揚子津的東面。
B.齊浣對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達北岸運河渡口的行程縮短了,并減少了覆舟的危險,為航運業(yè)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
C.從李白《丁督護歌》中的“萬人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開辟京口漕路的過程是非常艱辛的,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D.文中所引李白的三首詩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揚子津的歷史變遷,其中《橫江詞》寫作最早,《丁督護歌》則寫作最晚。
【參考答案】
1.B【解析】
A項,一曝十寒pù。
C項,發(fā)酵jiào。
D項,塑造sù。
故本題選B。
2.B【解析】
A項,“迭迭不休”應(yīng)為“喋喋不休”。
C項,“觀摹”應(yīng)為“觀摩”。
D項,“布署”應(yīng)為“部署”。
故本題選B。
3.D【解析】
A項,“本”為指事字,本義是草木的根或靠近根的莖干。故該選項錯誤。
B項,“舟”為象形字,“刃”為指事字,“車”為象形字,“雨”為象形字,“瓜”為象形字。所以,以上五個字并不是同一種構(gòu)字方法。故該選項錯誤。
C項,“淚”“明”“取”“休”都是會意字,“甘”是指事字。故該選項錯誤。
D項,“遙遠”“蔥蘢”“螞蟻”“蜻蜓”中的漢字都是形聲字。故該選項正確。
故本題選D。
4.B【解析】
抑揚頓挫:抑:降低;揚:升高;頓:停頓;挫:轉(zhuǎn)折。指聲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頓轉(zhuǎn)折。多用來形容說話的聲音,有時也形容樂聲。
頓挫緩急:“頓挫”指詩文、繪畫、書法、舞蹈的跌宕起伏、回旋轉(zhuǎn)折;“緩急”比喻事情有主要、次要、緊急、緩慢的區(qū)別。
凝重:濃重、端莊,莊重。一般作為表示神態(tài)的動詞。
厚重:指豐富而貴重。
波瀾:比喻事情的起伏變化。
波動:像波浪那樣起伏不定;不穩(wěn)定。
涌:水由下向上冒出來。
淌:流下。
本題可采用排除法,文段話題是關(guān)于書法的,第一處根據(jù)“墨跡濃淡枯腴”選用“頓挫緩急”。第二處“如山”,可見是墨跡書寫給人的感覺,選“凝重”。第三處根據(jù)“撫摸得到搏動”“跌宕錯落,奔走踴躍”,而且對象是“內(nèi)心”,情緒變動,所以搭配“波瀾”。第四處根據(jù)“蓬勃之勢潮水般地”選用“涌”。
故本題選B。
5.C【解析】
A項,筆走龍蛇:形容書法風格灑脫,也指書法速度很快。題干語境是形容寫作,屬于用錯對象。
B項,側(cè)目而視:斜著眼睛看人。形容畏懼而又憤恨的樣子。題干語境是我國被洋人看不起,屬于望文生義。
C項,莫衷一是:形容意見分歧,沒有一致的看法。符合題干語境。
D項,耳提面命:指對著耳朵告訴,表示教誨的殷勤懇切,多為長輩對晚輩、上級對下級懇切地教導(dǎo),使用在老婆、老公身上不恰當。屬于用錯對象。
故本題選C。
6.A【解析】
A項,魏晉南北朝小說是最早的小說,分為志人和志怪兩類。筆記體小說就是技術(shù)人物趣聞軼事,結(jié)構(gòu)簡潔,篇幅短小。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是第一部筆記體小說。
B項,《搜神記》是一部記錄古代民間傳說中神奇怪異故事的小說集,作者是東晉的史學家干寶。是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的代表作品。
C項,《詩經(jīng)》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現(xiàn)實主義詩歌總集。
D項,《警世通言》是明末馮夢龍的白話短篇小說集,與《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合稱“三言”。
故本題選A。
7.A【解析】
“浮圖”,是梵語音譯,對佛或佛教徒的稱呼,也專指和尚(僧人)。又作“浮屠”“佛圖”。(原指佛塔,這里借指僧人。)
故本題選A。
8.C【解析】
C項,按原文“胡三省乃宋元間人,那時讀《資治通鑒》就已經(jīng)需要有人來為揚子津做注了”,指一般的人讀《資治通鑒》有個別地方會有理解障礙,需要有人為揚子津做注。胡三省是作注的人,讀《資治通鑒》沒有困難。選項張冠李戴。
故本題選C。
9.A【解析】
A項,根據(jù)文中第二段原文“而江中靠北岸處又有沙洲”可知不是“江中正對揚子津處又有沙洲”。選項曲解文意。
故本題選A。
10.B【解析】
B項,文中未見“使船舶渡江到達北岸運河渡口的行程縮短了”的相關(guān)描述,無中生有。
故本題選B。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yangshangyun01
熱門標簽: 教師招聘,教師招聘考試,教師招聘備考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lǐng)?
華圖簡介 | 華圖榮譽 | 華圖公益 | 媒體關(guān)注 | 聯(lián)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意見反饋 | 網(wǎng)站地圖 | 友情鏈接
蜀ICP備2023044056號-2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800200014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