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5 10:43:04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必考點8 學習動機理論
理論名稱 | 主要代表 | 主要內(nèi)容 |
強化理論 | 行為主義 | 采用強化原則,通過獎勵與懲罰的措施來維持學生的學習動機 |
需要層次理論 | 馬斯洛 | 人的基本需要有七種,它們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層次: 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歸屬與愛的需要; (4)尊重需要;(5)認知需要;(6)審美需要;(7)自我實現(xiàn)需要 |
成就動機理論 | 阿特金森 麥克利蘭 | 成就動機:個體努力克服障礙,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決某一問題的愿望或趨勢 |
成就動機分類(阿特金森):力求成功(傾向于選擇中等難度的任務)和避免失。▋A向于選擇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難的任務) |
成敗歸因理論 | 海德 (最早提出) 羅特 (控制點) 韋納 (三維度六因素) | 維度 因素 |
成敗歸因維度 | |||||
穩(wěn)定性 | 因素來源 | 可控制性 | ||||||
穩(wěn)定 | 不穩(wěn)定 | 內(nèi)在 | 外在 | 可控制 | 不可控制 | |||
能力 | √ | √ | √ | |||||
努力程度 | √ | √ | √ | |||||
工作難度 | √ | √ | √ | |||||
運氣 | √ | √ | √ | |||||
身心狀況 | √ | √ | √ | |||||
其他 | √ | √ | √ | |||||
自我 效能感理論 | 班杜拉 | 人的行為受行為的結(jié)果因素與先行因素的影響。先行因素包括結(jié)果期待(人對自己的某一行為會導致某一結(jié)果的推測)和效能期待(人對自己能夠進行某一行為的實施能力的推測或判斷) | ||||||
影響個體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成敗經(jīng)驗、對他人的觀察、言語勸說、情緒和生理狀態(tài)。影響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個體自身行為的成敗經(jīng)驗 | ||||||||
自我效能感的作用:影響活動時的選擇;影響努力的程度和堅持性,決定在困難面前的態(tài)度;影響活動的情緒;有利于完成學習任務 |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zhangxin29
下一篇:沒有了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lǐng)。
華圖簡介 | 華圖榮譽 | 華圖公益 | 媒體關(guān)注 | 聯(lián)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意見反饋 | 網(wǎng)站地圖 | 友情鏈接
蜀ICP備2023044056號-2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800200014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