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8 14:59:14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第七部分 語文教學設計干貨
一、寫人記事類教學過程
1.多種方式,導入課題
此類文章常見的導入角度有作家、文章內(nèi)容、文章主旨,可選用的導入方法有視頻導入、懸念導入、謎語導入、故事導入、圖片導入、情境導入、實物導入……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查閱工具書自主解決生字詞,教師檢查反饋。
(2)了解文章相關背景知識、了解作者等。
(3)朗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nèi)容、梳理文章脈絡、劃分文章層次或者概括人物形象特點。
3.研讀課文,深入分析
(1)抓住事件經(jīng)過/人物特點,找出語句:依托初讀概括出的結(jié)果,選取最有體會的部分,回到原文找出語句。
(2)品析詞句,分析手法:引導學生賞析語句,體會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如肖像、神態(tài)、心理、語言、動作描寫;常見修辭手法及表達方式等。
(3)創(chuàng)設情境,明確形象:在理解語句的基礎上,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等手段,學生展開想象,體會人物形象。
(4)指導朗讀,體會情感:教師適時進行朗讀技巧的點撥,學生在讀中再次感知作者的情感或文章的主旨,進一步品味文本語言及寫法的妙用。
4.鞏固拓展,提升認知
采用豐富多樣、趣味性強的形式進行鞏固拓展,如聯(lián)系實際生活,口語表達,寫小練筆,小組討論文章主旨,拓展閱讀,比較閱讀,續(xù)編創(chuàng)編,小組表演等。
5.歸納總結(jié),深入理解
學生自主小結(jié),教師歸納補充,升華文章主旨。
6.實際演練,分層作業(yè)
布置靈活性、開放性、趣味性作業(yè),如調(diào)查活動,小組編小品、話劇,查閱課文相關資料,寫小作文,拓展閱讀等。
二、寫景狀物類教學過程
1.多種方式,導入課題
視頻導入、懸念導入、謎語導入、故事導入、圖片導入、情境導入……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查閱工具書自主解決生字詞,教師檢查反饋。
(2)了解文章相關背景知識、了解作者等。
(3)朗讀課文,梳理脈絡:嘗試概括景物或事物的特點/作者描寫景物或事物的角度。
3.研讀課文,深入分析
(1)抓住特點/角度,找出語句:依托初讀概括出的結(jié)果,選取最有體會的部分,回到原文找出語句。
(2)品析詞句,分析手法:從關鍵字詞入手,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賞析語句。小學可從重要詞語、常見修辭手法、表達順序及表達方式著眼。因小學生對文本的閱讀能力有待提升,教師應予以有針對性的引導。
(3)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想象:在理解語句的基礎上,教師通過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展開想象,體會作者描述的景物或事物的美。
(4)指導朗讀,回味情感:教師適時進行朗讀技巧的點撥,學生在讀中再次感知作者的情感,進一步品味文本的語言及修辭手法的妙用,與作者達到情感上的高度共鳴。
4.鞏固拓展,提升認知
(1)再讀文段,仿寫句子。
(2)乘興練筆,勾勒畫面。
5.歸納總結(jié),深入理解
學生自主小結(jié),教師歸納補充,升華文章主旨。
6.實際演練,分層作業(yè)
(1)積累詞句,反復誦讀。
(2)美文鏈接,延伸閱讀。
三、詩歌教學過程
1.多種方式,導入課題
詩歌導入、溫故導入、情境導入、圖片導入、歌曲導入、視頻導入……
2.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知作者:了解作者的身世和寫作背景是了解詩詞情感的一種手段,教學中幫助學生了解作者背景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提前讓學生自學,查找作者的相關資料;第二種是教師借助多媒體向?qū)W生介紹。
(2)讀詩文:“讀”是學習詩詞的基礎,因此,在學習詩詞之前可采用自由朗讀、齊聲朗讀、默讀等方式讓學生熟悉詩詞。
(3)正讀音:①引導學生明確通假字、多音字、詞牌名、古代單音節(jié)字的讀音;②朗讀時,注意押韻,將韻字讀得舒展些。
(4)糾斷句:①劃分詩歌的基本節(jié)奏,根據(jù)音節(jié)和意義對節(jié)奏進行劃分;②正音斷句后,可指名朗讀,感受古詩詞的音樂美。
(5)析詩題:詩題一般是詩歌所寫的中心內(nèi)容,也可能是在交代這首詩的背景;有的詩題不反映內(nèi)容,但能表明詩詞的體裁,如《長歌行》《絕句》。但無論哪一種情況,可能都是困擾學生的難點,需要教師進行講解指導。
3.研讀詩歌,深入分析
(1)抓字眼:抓字眼即在詩詞中找尋關鍵詞語,如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可以讓學生領會煉字的妙處。針對動詞煉字的教學,可以采用模擬表演法或字詞替換法;針對形容詞煉字的教學,可以采用板畫法、視頻呈現(xiàn)或是引導學生用語言描繪;針對副詞煉字的教學,可以采用字詞替換法或者朗讀指導法。
(2)尋意象(典故):理解詩詞情感的基礎是理解意象和典故的深意。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理解意象和典故時,可采用遷移法(即借助之前學過的相關意象感知)、聯(lián)想法(即通過想象畫面感知)、討論法和講授法等,讓學生對意象和典故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3)悟詩境:在理解關鍵字詞和意象典故的基礎上掌握詩詞的整體大意,可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詩詞內(nèi)容,領悟詩歌意境。
(4)知詩情:引導學生在理解詩詞大意的基礎上體會詩人的情感和詩詞本身所蘊含的情感基調(diào)。
(5)學技巧:講解詩詞中的表達技巧,如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表達方式等,這些都可以成為授課內(nèi)容的一部分。
4.鞏固拓展,提升認知
古詩拓展的方法常用的有四種:
(1)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采取各種形式的“讀”,如朗讀、吟讀、品讀、配樂讀、范讀、競讀、指名讀等,指導學生通過控制聲音的高低強弱,語速的徐緩疾急,語調(diào)的抑揚頓挫,帶著感情去讀,真正做到“聲情并茂”,在讀中品味詩詞的語言美。
(2)談,讓學生談一下學習后的感受,如感受到了詩的文字美,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底蘊等。
(3)寫,可引導學生嘗試著改寫古詩,如改寫成現(xiàn)代詩,改寫成小故事等。
(4)演,敘事性的古詩可以讓學生編排出一個小話劇進行表演,補白內(nèi)容。
5.歸納總結(jié),深入理解
學生自主小結(jié),教師歸納補充,升華詩歌主旨。
6.實際演練,分層作業(yè)
內(nèi)容復述、改寫、根據(jù)內(nèi)容繪畫、搜集詩人的相關詩作、品析詩人的寫作風格等。
四、文言文教學過程
1.多種方式,導入課題
中學階段文言文大都是以單元為主題,可以考慮溫故導入。另外常規(guī)的導入法也是同樣適用的,例如詩詞導入、作者生平導入、樂曲導入、影視資料導入等方式。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解釋題目,作者簡介,背景詳解。
(2)通讀全文,粗知大意、疏通文句:句讀、文言句式、文言虛實詞(重點)。
3.研讀課文,深入分析
(1)文章脈絡(可視情況將這部分內(nèi)容放入初讀或者研讀)。
(2)反復誦讀、體味細節(jié):掌握文章具體內(nèi)容、把握作者思想情感、了解文章寫作技巧(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等)。
不同文體稍有差異:
①議論散文:強調(diào)作者的觀點(論點)、論據(jù)及論證方法。
②山水游記:景物特征、整體畫面、表達技巧以及作者情懷。
③人物傳記:人物形象、人物品質(zhì)、表達技巧。
④敘事散文:記敘方式、記敘順序、所述事件細節(jié)(起因、發(fā)展、結(jié)果)及事件的啟示。
4.鞏固拓展,提升認知
鞏固拓展形式不限,只要有利于鞏固本節(jié)所學,拓展知識面的方式都可采取。比如積累好詞佳句、展開話題辯論、進行問卷調(diào)查、角色扮演再現(xiàn)、相同題材文章拓展閱讀、舉行讀后感比賽等等。
5.歸納總結(jié),深入理解
簡單回顧本節(jié)所學內(nèi)容,由學生小結(jié)?梢允墙Y(jié)合板書梳理內(nèi)容,也可以是總結(jié)字詞意義、人物形象、所表達感情或者傳達的道理等。
6.實際演練,分層作業(yè)
作業(yè)最好本著開放性、靈活性、多樣性原則,更多地結(jié)合一下生活實際。例如仿作文言文、相關作品拓展閱讀、熟讀成誦等。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zhangxin29
上一篇:特崗考試語文學科考前試題6
下一篇:特崗考試語文學科考前試題8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
華圖簡介 | 華圖榮譽 | 華圖公益 | 媒體關注 | 聯(lián)系我們 | 法律聲明 | 意見反饋 | 網(wǎng)站地圖 | 友情鏈接
蜀ICP備2023044056號-2 川公網(wǎng)安備5101800200014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