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胡中心小學位于象山港尾,黃墩港畔,甬臨線旁,交通便利,風景優(yōu)美。校園占地面積27.3畝,建筑面積7274平方米,全校有28個教學班,1 379名學生,62名教師的公辦學校。校園有綠化面積5240平方米,生均綠化面積3.8平方米,環(huán)境整潔、優(yōu)雅、舒適。1998年被省教委批準為首批省農(nóng)村示范學校。2000年被寧??h委、縣府評為“科教興縣”先進單位、縣文明單位,被縣教委評為縣行為規(guī)范達標學校。 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校已形成了“示范+特色’’的辦學風格,形成了“嚴謹、文明、自強、開拓”的校風,形成了“愛生、 重德、求實、創(chuàng)新”的教風。學校歷來堅持以愛國主義系列教育和小學生行規(guī)達標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教育網(wǎng)絡。1 989年,首建紅領巾基金會,1998年成立“紅領巾愛心基金會”。至今已表彰獎勵1 000多人次,資助貧困學生1 00人次,基金會的愛心托起了明天的太陽。以上工作得到了縣、市領導的肯定。2000年、2001年學校被縣教育局評為縣中小學德育先進集體,同時2000年被評為寧波市中小學德育先進集體。2002年二位學生獲縣“十佳美德少年’’稱號。2003年學校又被縣教育局評為縣中小學德育十佳先進單位。l 996年學校被省教委、省體委命名為“浙江省體育傳統(tǒng)學校”。2003年被市教育局命名為“現(xiàn)代化達綱學校”。
桃源中心小學(原竹口小學),由大學士陳熙光創(chuàng)辦于1919年,是我縣辦學歷史較悠久的學校之一。1990年1月拆除破舊校舍,由香港大業(yè)織造有限公司董事長沈炳麟先生捐資建造新校舍?,F(xiàn)有12個教學班,540名學生,在校教職工29人。其中小中高1人,小學高級教師12人,大專以上學歷11人,教師學歷合格率達100%。學校占地面積3700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積6.8平方米,建筑面積1620平方米,生均3平方米。近幾年來,我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尤其是特色教育成果顯著,“小浪花”文學社在全國兒童文學界有一定的著名度,“小浪花”報受到全國近百家報刊、電臺的青睞,發(fā)表學生作品800余篇,我校浙江省規(guī)劃課題——《小學文學教育的實踐研究》獲寧波市政府第三屆基礎教育成果一等獎。學校整體教育質量在全縣同類學校中處于領先水平。
我校創(chuàng)辦于1999年8月,雖然年輕,但充滿朝氣,學校位于寧??h躍龍街道,與潘天壽廣場和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相毗鄰,這學期學校由原來的“城北小學”更名為“潘天壽小學”使學校更具有人文氣息。學校占地一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700平方米,現(xiàn)有29個教學班,學生1725人。在職教師55人。其中縣名師1人,市教壇新秀2人,縣教壇新秀21人??h第二屆學科骨干教師11人。中學高級教師1人,小學高級教師27人。教師中大專學歷占80%,本科學歷占23.6%,研究生在讀1人。教師普通話水平達二乙以上占96.4%,計算機二級以上合格占94.5%,教師平均年齡35.1歲,高學歷,年輕化的師資隊伍為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學校現(xiàn)代化教育設施齊全,每個教室配有三機一幕,微機電腦室2只,64座語音室1只,實驗室2只,師生閱覽室各一只,衛(wèi)生室、體育器材室各一只,音樂教室2只,鋼琴2架,書法室、美術室、音控室各1只,學生餐廳3只、儀器室2只,擁有200米環(huán)形、100米直跑道的塑膠跑道,人工草坪的體育活動場地和適應學生身心健康的活動器械。校內開通程控電話和閉路電視。 堅持以教育方針為指導,以育人為根本,以教育質量為中心,以教育特色為目標的辦學宗旨。各科的合格率,優(yōu)秀率均達到或超過市綱要,創(chuàng)設前瞻性、娛樂性、生活性的文化氛圍,組織開展了英語、書畫、電腦,文學、科技、奧數(shù)、銅管樂隊、男、女籃球隊等各種形式的課外興趣活動,《基層少先隊工作課程》、《讓學生時時守約,課課過關中攀登成功的階梯》分別獲寧波市教育局、寧波市少工委教育科研論文一、二等獎,《城鎮(zhèn)綠色教育的研究和實踐》獲寧波市教科成果二等獎,并已取得良好的效果?!秾W校全息大德育課程的研究》、《一約三表體驗教育的研究與實踐》分別獲縣教科成果一等獎。學校自創(chuàng)辦以來,就十分注重學生藝術素質的培養(yǎng),學校利用地處潘天壽廣場的地理位置優(yōu)勢經(jīng)常以潘天壽先生的事跡激勵學生上進,至今已有100多名學生在縣級以上書法比賽中獲獎。2003年1月張耐同學獲“中華八百小書家”書法金獎,2003年5月謝航凱等13位同學的書法作品代表寧波市小學生在日本展出,受到好評,并被入編《日中友好書法作品集》。近三年來,師生共有700余篇論文,習作在縣級以上獲獎或刊物上發(fā)表。學校先后獲得了縣“文明示范學校”,“德育先進集體”,“治安先進集體”,“優(yōu)秀教工之家”,“優(yōu)秀科技校”、“《寧海報》、《寧波晚報》優(yōu)秀小記者站”,“少先隊工作創(chuàng)新獎”,“寧波市現(xiàn)代化達綱學校”等稱號。
我校位于緱城東南側,已有悠久的辦學歷史。明萬歷22年(即1594年)縣令王演疇在縣城東南崇圣觀舊址造緱城書院,明清兩代多次重建,至清光緒32年(既1906年)正月改設官立緱東初等小學堂,民國初改為緱東小學,后改名為緱城第二中心國民學校。當時有六個班,9名教師,300多名學生。新中國成立后,柏屏小學并入,改稱城東小學,1959年易名為象山師范附小。1966年改名為東方紅小學。1976年恢復為城東小學,并沿用至今。2003年8月升格為鎮(zhèn)中心校級。近幾年,學校先后榮獲“縣文明單位”、“縣行為規(guī)范達標學校”、“縣十佳科技校”、“市先進書法實驗學校”、“寧波市環(huán)保模范學校”、“浙江省綠色學校”、“浙江省示范小學”等多項集體榮譽。學校已形成“文明、勤學、自主、創(chuàng)新”的校風,“敬業(yè)、愛生、務實、求新”的教風,“勤奮、合作、善思、巧學”的學風。 校園占地11711平方米,生均9.8平方米;建筑面積6931平方米,生均5.8平方米,綠化面積4368平方米,生均3.7平方米,校園布局合理,環(huán)境優(yōu)雅整潔。設施完善,有近200米環(huán)形跑道,校園安裝了閉路電視系統(tǒng)和音響系統(tǒng),各教室配有29英寸彩電,“四機一幕”進課堂。有實驗室、圖書室、電腦室、語言室、書畫室、多媒體綜合電教室等15個專用教室。 學?,F(xiàn)有21個教學班,1200多名學生,40多名教職工。師資合格率為100%,高學歷比例達到70%,小學高級教師18人,占38%,縣級及以上教壇新秀、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15人,一名教師參加全省教師基本功比賽獲全能組一等獎,有一支政治素質好、業(yè)務過硬的師資隊伍。學校教育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確立了“以人為本,全面育人”的辦學理念,以“質量立校,依法治校,民主理校,科研興校,特色名校”為辦學方略,以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為突破口,努力構建新型課堂教學模式,追求“輕負高質”,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校的少先隊工作富有特色,各項活動多次在《輔導員》雜志、《寧波日報》、《浙江教育信息》等媒體上報導。學校承擔的縣、市、省、全國等各級課題共20余項,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教師積極鉆研理論,大膽實踐,多次承擔公開課、送教下鄉(xiāng),獲得了普遍好評。教師們的教學、科研論文不斷在縣、市、省、全國獲獎。學校以科技教育、綠色教育為抓手,構建了健全的相關制度,形成了良好的科技、綠色教育氛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方面富有實效,并產(chǎn)生了積極的社會效應?!冻擎?zhèn)小學綠色教育的實踐與研究》獲得市優(yōu)秀教科成果二等獎??萍夹〗M實驗成果獲第16屆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優(yōu)秀科技實踐活動三等獎。科技教育活動方案在全國獲獎。近年來學校參加各級各類競賽獲個人或團體獎的達600多人次,許多師生作品在全國、省、市級報刊雜志上發(fā)表或獲獎,一名學生被“中國少年科學院”授予“小院士”稱號。 “求開拓、求進取、求創(chuàng)新、求特色”,學校全體師生員工將共同繼續(xù)努力,為緱城的教育事業(yè)再添活力!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關于華圖
新手指南
網(wǎng)站產(chǎn)品
公眾號
視頻號
備考群
投訴建議:
電話:400-8989-789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