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星墩小學位于城關區(qū)東崗東路883號,創(chuàng)建于1950年,第一任校長為李萬昌?! W校占地面積6003平方米,現有12個教學班,學生668人,教職工28人,其中高級教師14人,一級教師10人,教師學歷合格率為100%。學校1992年被評為三級三類標準化學校,1995年晉升為三級二類標準化學校?! W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努力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四有新人”。積極落實素質教育。形成了“勤奮、團結、愛校、創(chuàng)新”的校風?! W校重視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教師工作評估標準,鼓勵教師業(yè)余進修,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 W校加強“雙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雙力”(智力、能力)教學。教學堅持課內外結合;理論和實踐結合。優(yōu)化課堂結構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學校成立家長學校,建立軍民共建體系,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學校通過多種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個性發(fā)展,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成立合唱、舞蹈、科技等10余個興趣小組,?!帮L箏小組”在市區(qū)比賽中屢次獲優(yōu)秀成績。學校重視安全教育,成立安全領導小組,堅持每天護送學生過馬路,受到家長、社會稱贊。 近年來,學校連續(xù)獲市、區(qū)級的表彰:九八年獲市級“教育質量進步獎”、九七、九九兩年獲區(qū)級“先進集體”、九八、二○○○年獲區(qū)級“先進黨支部”榮譽稱號。
鹽場堡小學地處城郊,是從解放前的私立學過渡到現在的公辦全日制完全小學,幾十年來,得到不斷發(fā)展。1993年對學校徹底翻建,新建兩棟兩層單面教學樓,當年12月8日經市教育局驗收,定為三級三類標準化學校。1995年,修建鍋爐房安裝了暖氣設備,學校結束了燒煤取暖的歷史。1996年市教育局又對標建進行了復查,使學生的學習條件、教師的辦公條件和教學條件有了較大的改變。在標建的基礎上,近年來,學校加大校園環(huán)境的凈化、美化、綠化、學生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1998年被城關區(qū)委、區(qū)政府授于文明單位榮譽稱號?,F有擁有整潔、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文明健康、奮發(fā)向上的精神面貌?! ⌒@占地3580平方米,教學及輔助用房2420平方米,教學班12個,學生733人。教職工39人,已退休10人,在職29人,其中專任教師28人,工人1人。專任教師大專學歷6人,中師12人,中專1人,高中(含高中以下)9人(均獲教師專業(yè)合格證)。小教高級16人,一級教師7人,二級教師1人,未評4人?! ⌒nI導班子:黨支部書記兼校長1人,副校長1人,教導處副主任1人,總務主任1人,共四人組成?! W校辦學始終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全面發(fā)展。以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培養(yǎng)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健體,學會發(fā)展,學會創(chuàng)造為首要任務。以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個性特長,創(chuàng)造思維,異想天開,健康心理和完善的人格目標為教育目的。以提高領導班子和教師群體的整體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加強校園文化、法制、精神文明建設,改善辦學條件為手段。全面提高學生思想品德、科學文化、身體心理、自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質,為提高全民素質奠定堅實基礎。
蘭州市城關區(qū)水車園小學始建于1957年,是蘭州市標準化小學之一,辦學規(guī)模大,管理嚴格規(guī)范,師資水平高?,F有教學班38個,學生總數2136名,教職工102人,其中本科3人,大專48人,高級教師34人,特級教師1人,省級教學能手1人,區(qū)級學科帶頭人6人,教學骨干26人。 多年來,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銳意進取,大膽改革,以“以人為本,科研興教,嚴謹治學,創(chuàng)新求實”為辦學指導思想,堅持德育為首,全面育人的基本要求,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學有特色,讓每個學生得到最好發(fā)展的辦學思路,各項工作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60多名學生的書法、美術、攝影作品在全國、省、市、區(qū)級競賽活動中多次獲金、銀獎。學校合唱隊獲“蘭州市優(yōu)秀童聲合唱團”稱號,學校還被市體委定為“體育傳統項目訓練點”多次獲比賽二、三等獎。率先進行了“學生素質綜合評價”、“愉快教育”、“情景教育”,積級實施“課改”實驗,“多媒體教學”實驗,“創(chuàng)新教育”實驗。運用“樹目標、嚴規(guī)范、定任務、重實踐”的科研體系,以名教師為龍頭,以學科帶頭人為骨干,帶動全校教師,學習現代教學思想,采用名教師上好指導課,骨干教師上好示范課,青年教師上好研究課的方法,在教師隊伍建設和教研方面積累了一些成功經驗。近年來,教師發(fā)表論文20余篇,15篇論文獲市級以上獎,5名教師獲省級教學比賽一、二等獎,3人分獲全國比賽二、三等獎。6位教師分獲“全國優(yōu)秀教師”、“全國體育衛(wèi)生工作先進個人”、“省園丁”、“省優(yōu)秀德育工作者”榮譽稱號。學生文章250余篇登報上雜志,12名學生獲第九屆冬令營數學競賽一、二等獎,6名學生獲奧林匹克一、二等獎。 學校曾被評為“全國‘雙有’先進單位”、“寫字教學先進集體”;蘭州市“課外教育先進集體”、“普法先進單位”、“省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青少年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少先大隊被評為“全國標準化紅旗大隊”、“雛鷹大隊”。榮獲2001年度蘭州市“教學質量優(yōu)秀獎”。 目前,全校師生正以飽滿的熱情,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東崗鎮(zhèn)小學系蘭州市城關區(qū)屬公辦學校,于1944年建校,迄今已有56年的歷史,學校占地總面積6933平方米,建筑面積944平方米,操場面積1230平方米?! W?,F有6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93人,學生來源主要由農民、工人、居民、個體戶子女組成,在編教師14人、其中黨員5人、團員4人、大專學歷以上5人、高級教師7人、一級教師3人、二級教師4人、教師學歷合格率達100%,中青年教師9人占64%。 學校硬件建設自1991年建成標準化學校以來,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美化育人環(huán)境,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有圖書室、音樂室、保健室、儀器室、體育室、會議室、辦公室等,操場重新用磚全新鋪設,設置了籃球架、乒乓球臺、單雙杠、助木等大型體育器材,學?,F有數學、自然教具箱3個,各科教學圖片基本齊備,有電視機、錄像機、幻燈機、錄音機等電化教具7臺,音樂、鋼琴、風琴、平風琴7架,圖書室有圖書2260冊,體育器材有山洋、墊子、球類等已基本滿足教學需要。在美化育人環(huán)境中,有綠化場地兩塊,植樹十余棵,綠化面積達到操場面積約40%。使師生有了一個整潔舒暢的學習環(huán)境?! 《嗄陙恚瑢W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實施素質教育,依法治校,嚴格管理,教育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高,學生入學率、鞏固率、升學率、合格率均達到100%,結合實際辦出特色,大力開展興趣特長活動,使學生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素質得到全面發(fā)展,為城關區(qū)的教育事業(yè)發(fā)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蘭州市城關區(qū)東崗西路第二小學,位于蘭州市城關區(qū)510號。前身是私立正得小學,校址在甘肅省銀行(三將軍廟)三間土房?! 〗▏蟾麨殒?zhèn)東路小學,1957年遷入農民巷256號,并改名為東崗西路第二小學。1979年撤掉破舊的平房,建成一棟寬敞、明亮、整潔的三層教學大樓一棟?,F學校占地面積884.8平方米,建設面積1800平方米。我校在編教職工24名,黨員6人?! W歷結構:大專畢業(yè)6人;中專畢業(yè)15人;高中畢業(yè)3人。小學高級教師7人;小學一級教師9人;小學二級教師4人;未評4人。有教學班11個,在校學生人數為524人?! 〗ㄐR詠?,師資力量強,校風正、學風好,曾榮獲城關區(qū)先進黨支部、先進教育工會、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稱號。1991年在標準化建設中成績顯著,經檢查驗收達到我市三級二類標準。
我校位于黃河之濱的濱河馬路南側的一個小巷內。西鄰繁華的永昌路自由市場,東鄰大眾巷、賢后街。前身是舊社會的火藥房,解放后為“自由路二?!?。一九五八年改名為“下水巷小學”。原校舍系土木結構,破爛不堪于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三年新建校舍交工使用?! W校占地面積2338平方米,現有教學班六個。其中一年級、二年級于99年7月與通渭路小學合并?,F有學生219人,其中女生108人,男生111人,分別占人數的45%和55%。少先隊員219人占100%。少數民族學生18人,占0.8%,教職工17人,其中一人長期病休,專任教師15名,其中小學高級教師4人,一級教師11名,二級教師1名,未聘教師1人。黨團教師8人占3.6%,骨干教師6名,占2.7%,學科代頭人1人占0.4%,大專本科1名,大專畢業(yè)7名,中師7名,高中2名,初中1名,30歲以下11人,30歲—40歲1人,40歲—50歲2人,50歲以上3人。 多年來我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德育為首,五育并舉,并以“奉獻、探索、進取、向上”為校訓,從嚴治校治教,不斷完善各項規(guī)章制度,加強常規(guī)管理,堅持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一個“團結、活潑、勤奮、開拓”的良好校風和“從嚴執(zhí)教,以身作則,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的教風及“嚴守紀律,刻苦學習,熱愛集體,文明禮貌”的學風已形成,學生思想品德合格率為100%,體育達標率為90%,普級初等教育“四率”均為100%。同時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課外興趣小組活動,近年來參加小學生現場作文獲組織二等獎,參加小學生手抄報比賽一等獎,參加“快樂的雙休日”作文比賽一等獎和集體優(yōu)秀獎,使教育方針得以全面貫徹。
該校解放前曾是一所私塾,在廟內上課。1968年改建為公辦完全小學,當時僅有教師1名,學生10多名,1967年廟被拆除,將學校遷至小山口村,同時增設初中部,1974年初中部撤消。學校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728平方米,有6個教學班,學生216人,教職工12人,其中小學高級教師2人,小學一級教師3人,小學二級教師2人,大專學歷1人,中師9人;骨干教師4人,平均年齡35歲。學校圖書室藏書三千余冊,各種教學儀器齊全?! 〗陙?,學校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主、五育并舉”的辦學宗旨,形成了“團結、勤奮、求實、進取”的優(yōu)良校風。注重以德育人,勤儉辦校,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體現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環(huán)境育人的辦學特色,積極探索農村教育發(fā)展之路,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狠抓教學質量,學生入學率、鞏固率、普及率以及升學率均為100%。1989年學校被區(qū)政府評為“文明單位”,1999年建成蘭州市三級三類標準化學校?! ∧壳埃瑢W校正以嶄新的面貌,開拓進取的精神,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為新世紀農村經濟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
蘭化一校創(chuàng)建于1957年,是蘭化公司最先創(chuàng)辦的一所學校。學校坐落在祖國邊陲,黃河之畔,經過40多年的風雨歷程,蘭化一校已是一所特色鮮明,成績卓著的基礎性學校?! W校占地面積14935平方米,建筑面積8866平方米,現有39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500多人。擁有設備齊全的多功能教室、語音室、計算機教室、學術報告廳、科技室;有資料儲備豐厚的專業(yè)實驗室;有藏書5萬多冊的圖書館室;還有裝備60多種期刊或雜志的閱覽室;擁有環(huán)境優(yōu)雅、裝備先進的舞蹈教室、音樂室、美術室、乒乓球室、體操室和少年體育館。2002年向社會融資200多萬修建了一座綜合樓;2003年投資400多萬,開始修建新的教學樓,經過新建的學校將在環(huán)境上、設備上體現人文性、藝術化、科學化?! W校有一支素質過硬、師德高尚的教師隊伍?,F有教職工110人,高級教師42人,一級教師48人,省級學科帶頭人2人,省級骨干教師2人,學歷達標率98%。教師隊伍年齡結構合理,梯隊建設科學。多名老師在國家教育部門、省、市組織的課堂教學和論文評比中多次獲獎,并有40多篇論文發(fā)表在各級雜志上。在教師隊伍中形成了“德高、仁愛、廣博、嚴謹”的教風?! W校始終把教育教學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形成了以全面優(yōu)質育人為目標,以轉變教育觀念為前提,以科學與人文并重、規(guī)范與個性并存、基礎與特色兼顧為原則,思想育人、管理育人、科研育人、藝術育人的教育教學特色。學校堅持教改實驗,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現已全面推行校本課程和周末興趣班。承擔國家級課題2個,市級課題2個。1998年被蘭州市教委命名為實施素質教育的試點學校;2001年學校被中央教科所指定為“心理素質培養(yǎng)”實驗基地、“反饋教學法”實驗基地。近年來,學生在甘肅省奧林匹克競賽中年年奪魁,在蘭州市作文征文競賽中獲組織獎、最佳獎;華羅庚杯賽中獲個人一等獎、二等獎,教師獲指導獎。1996、1998、2000年分別被總校、西固區(qū)、蘭州市指定承擔大型公開教學,涉及20多個班、1000多名學生,學生的表現得到了專家的贊譽。 學校領導非常注重管理工作,提倡情感管人、制度管人,樹立了“以德治校、科研興校、規(guī)范建校、質量立?!钡墓芾砟繕耍冗M科學的管理理念使學校工作有了堅實的保障,取得了顯著的效果,老師和學生的精神面貌一直保持積極向上的態(tài)勢,學校的各項工作都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1990年首批跨入蘭州市標準化一級一類學校;1992年,榮獲甘肅省軍民共建先進單位、園林化單位;1997年,學校少先隊組織被團中央授予“雛鷹大隊”的榮譽稱號;1999年,獲“全國手拉手聯誼學?!?、全國“心中有祖國,心中有他人”先進集體;1999年12月《中國教育報》在“各地名校風采”專欄中,以“蘭化一校教學齊飛躍”為題,進行了宣傳報道;2002年被蘭州市政府命名為“蘭州市示范性學校”;2003年學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吸收為會員單位?! “l(fā)展中的蘭化一校高舉“樹人、成才”的旗幟,緊跟時代步伐,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描繪自己燦爛的前程。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