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廈門海滄附屬學校創(chuàng)建于2003年,是按照"國有聯(lián)辦、委托管理、自主辦學"的模式,由海滄區(qū)政府與北京師范大學聯(lián)合創(chuàng)辦的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坐落在廈門市海滄區(qū)美麗的未來海岸,與海上花園鼓浪嶼遙遙相望。學校現(xiàn)有49個教學班,學生2200多人,教職工147人。學校秉持"自信、自強、惟德、惟能"的校訓,強化"示素質教育之范,育全面發(fā)展人才"的辦學理念,明確"精細管理、全員德育、有效教學、科研興校"的辦學管理思路,以培養(yǎng)身心健康、有創(chuàng)新精神、有實踐能力、有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公民為育人目標。目前學校已成為少兒國際乒乓球訓練基地、教育部名師工程實驗基地;學校被評為全國"個性化作文實驗"先進校、全國校園文化先進單位、全國心理健康教育先進校,福建省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校、廈門市文明學校、廈門市綠色學校、廈門市雙高普九先進單位、小學教學常規(guī)管理先進校、基礎課程改革先進集體、廈門市初中教育優(yōu)質獎;圖書館被評為福建省中學示范圖書館,并被評委全國先進單位;檔案館被評為省一級達標館、少先隊被評為省紅旗大隊。建校以來,學校中考成績連續(xù)五年在廈門市島外片區(qū)名列前茅。學校秉承"科研興校"的辦學理念,積極開展課題研究,以科研帶動教學。先后承擔了國家級、市級、區(qū)級等多個課題。學校關注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充分利用北師大資源聘請專家學者來校講座、開辦"研究生班"、分批派遣教師赴北師大培訓,選派教師赴國內外考察交流,為教師不斷創(chuàng)造再學習的機會,逐步形成"名師+團隊"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師隊伍。學校開設唱詩、舞蹈、紙藝、閱讀、乒乓球、圍棋、文化收藏與藝術鑒賞等多姿多彩的校本課程,滿足孩子多樣化的個性選擇,為開發(fā)多元智力打下堅實基礎。定期舉辦讀書節(jié)、藝術節(jié)、科技節(jié)、體育節(jié)等活動,為學生打開通往廣闊世界的大門。學校舞蹈、合唱連續(xù)多年獲市、區(qū)藝術匯演金獎;2007年,"陽光伙伴"勇奪廈門市第一名;歌舞劇《成長的煩惱》參加"音樂伙伴"比賽摘取福建省桂冠,赴北京參加全國總決賽;2008年,舞蹈《乒搏》獲全國一等獎,赴德參加"中德青少年藝術"文化交流,再獲一等獎,且通過柏林電視臺向全球轉播;建校以來,機器人實驗室連續(xù)多年組隊參加全國機器人競賽,屢獲冠軍;在第三屆全國中小學優(yōu)秀校內報刊評選活動中,我校"南鐸"文學社社刊《南鐸》獲最佳社團刊特等獎。學校已成為每個孩子精神的棲息地,夢想的推進器。學校全體教師將無怨無悔,傾力奉獻,不斷傳遞愛與美的信息,筑造豐盈美好的教育人生!
廈門市華僑中學由廈門市僑聯(lián)主席顏西岳先生于1958年創(chuàng)辦的。"文革"期間歷盡坎坷,先后易名前線中學、第七中學、第三中學。1983年9月廈門市人民政府決定復名為華僑中學。建校50年,育才數(shù)萬,現(xiàn)有普通初、高中46個班,學生2300多人,教職工185人。1994年,學校被省教育廳確認為省三級達標校。2000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國航天(航空)模型活動重點校"稱號。2004年獲得思明區(qū)高中教學質量綜合獎。2005年獲得2005年廈門市"萬人獻愛心"先進單位稱號。學校管理實行校長負責制,經(jīng)過校黨政領導和全體師生的努力,學校的校風良好,朝著"樹德、育智、強身、成才"的方向邁進,取得了顯著的辦學實績。自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廈門華僑中學考生多次奪得高考市"狀元"和省、市單科第一名。在全國、省、市舉辦的學科及科技競賽中,多次取得較好的成績,為高考院校輸送大批人才。近兩年高考錄取率均達85%以上,高中會考合格率達99%以上,中考優(yōu)秀率達50%以上,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幾年來,提高辦學效益一直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點。一所學校的辦學質量的高低關鍵不在升學率、考試成績或是學校建設的硬件設施,而在于學校是否具有正確的辦學方向和勃勃生機。而勃勃生機靠的是教育的創(chuàng)新。因此教學要創(chuàng)新、管理也要創(chuàng)新。要在創(chuàng)新中求生存,在創(chuàng)新中求發(fā)展。該校教師在課改實驗中貫徹了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產(chǎn)生了質的飛躍。學生的創(chuàng)造發(fā)明獲得多項國家專利,在評比中取得全國銀牌獎、省創(chuàng)新設計一等獎。學校航模活動開展的20年間,獲得了國家、省、市獎項近200個,2000年廈門華僑中學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福建省唯一的"全國航天(航空)模型活動重點校"稱號。
福建省連江尚德中學創(chuàng)辦于1998年,是一所僑建公辦的省二級達標普通高中。學校由愛國華僑、閩發(fā)集團董事長林尚德先生捐資6000萬元人民幣、政府提供配套土地建設而成。學校占地10萬平方米,校舍4.2萬平方米(含在建1.4萬平方米),現(xiàn)有高中32個教學班,在校生1800多名?;▓@式的校園依山傍海,教學樓、實驗樓、天文天象館、圖書館、體育館、游泳館、藝術館、師生公寓等設施齊全,設備先進,管理規(guī)范,教師愛崗敬業(yè)。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成績斐然:2005年高中會考合格率99.37%,優(yōu)良率98.32%;2006年高考本科上線率77.8%,專科上線率99.8%;高考成績獲連江縣“質量突出獎”、“效益優(yōu)勝獎”;榮獲福州市文明學校、素質教育先進學校等榮譽稱號,受到社會各界普遍贊譽。學校設有林尚德獎教金、李永東夫婦助學金、申章昌助學金、游澤民助學金、上海云湖集團助學金、清華文津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獎學金、“旅美華僑”獎學金等,獎勵優(yōu)秀師生和幫助品學兼優(yōu)、家庭困難的農(nóng)村學生接受優(yōu)質高中教育。2005年秋季開始承擔省老區(qū)辦、省老區(qū)建設促進會、福建尚德教育基金會聯(lián)合舉辦的“老區(qū)宏志班”和云南省綠春縣少數(shù)民族扶貧生的教育教學工作,2006年正式成為教育部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留學預科學院“高中國際教育項目合作學校”,開辦高中出國留學預科班。目前,學校正加快步伐創(chuàng)建省一級達標學校,以實現(xiàn)林尚德先生“讓農(nóng)村的孩子也能受到優(yōu)質教育”的愿望,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作出的貢獻。
福州文博中學(原福建師大文博附中)是福建金帝集團·仁文建設公司于2006年創(chuàng)辦的一所民辦完全中學,至今已有5年的歷史。學校位于福州市鼓樓區(qū)梁厝路171號(仁文·大儒世家社區(qū)內),以“品學力行”為校訓。福州文博中學(原福建師大文博)是福建金帝集團·仁文建設公司于2006年創(chuàng)辦的一所民辦完全中學。學校占地80畝,校舍建筑4萬多平米,有普通教室60間,各科實驗室、專用教室、計算機教室共37間,均安裝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圖書館閱覽室3500 平方米,藏書4萬多冊、報刊260余種;教學設施配置標準高,功能齊全。
福鼎市第六中學前身為創(chuàng)辦于1977年的福鼎縣城關第四小學附設初中班,學校先后更名為“福鼎縣城關中學”、“福鼎市第六中學”、“福鼎智華中學”。經(jīng)過多年的不懈努力,逐漸走出一條獨特的發(fā)展之路,現(xiàn)已成為一所社會認可、家長稱贊、學生向往的學校,一所具有全新發(fā)展理念的省二級達標中學。學校位于福鼎市區(qū)中心,背倚龍山,面臨龍山溪,校園周邊道路寬敞、交通便捷,地理位置十分優(yōu)越。校園占地73498平方米,校舍面積27750平方米,環(huán)境優(yōu)美,辦學條件先進。現(xiàn)有初、高中共66個班級,教職工252人,中高級職稱教師185人,占教師總數(shù)73.4%,省、市(地)級骨干教師50多人,另有市管拔尖人才、市 “名校長”、“名教師”、“名班主任”等19人,近三年,教師獲市級以上表彰達268人次,89篇教科研論文在市級以上匯編、獲獎,三個國家級課題正在開展。學校在“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精神引領下,努力實現(xiàn)“教學質量一流、人才培養(yǎng)多元、辦學特色鮮明、社會效益良好”的辦學目標,著力構建“花園、學園、樂園”式和諧學校。近年來,學校全面實施新課程改革,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初中辦學效益顯著,尤其是1999年我市初中招生實行電腦派位以來,各項成績一直穩(wěn)居全市前茅,得到各級領導、社會各界和廣大學生家長的肯定與好評,高中辦學也不斷躍上新臺階,在福鼎社會各界乃至寧德市都引起了強烈反響,被譽為寧德市達標中學的“一匹黑馬”,騰飛的福鼎六中正成為寧德市教育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泰寧縣下渠中學位于縣城以南十千米處,西通梅口、大布兩鄉(xiāng),南通開善、龍安兩鄉(xiāng),地屬城鄉(xiāng)連絡部。我校共有6個講授班,現(xiàn)有門生228人,此中投止生209人,占門生總數(shù)的91.7%,現(xiàn)有教職工25人,兼任西席24人。此中兼任西席學歷達標率100%,本迷信歷20人,占西席總數(shù)的80%,另有2人正在插抄本迷信歷學習。中級職稱西席8人,占西席總數(shù)的32%?! ⌒@占空中積22631平方米,生均占空中積99.26平方米。黌舍現(xiàn)有講授樓、綜合樓、教職工宿舍樓和門生宿舍樓各一座,修建面積4916平方米,生均扶植面積21.56平方米,綠化面積3800平方米,生均面積16.67平方米。具有電腦室一間(電腦30臺),物理和化學嘗試室各一間,裝置了簡略單純的多媒體。圖書室藏書8520冊,生均37.37冊?! 〗陙恚倚D昴瓯辉u為“文明黌舍”,2002獲得三明市“先進教工之家”名譽稱呼,2004年獲得縣本質教誨“先進黌舍”稱呼,2005年獲得三明市“創(chuàng)安然校園先進單位”稱呼。2006年再次獲得縣級“安然校園先進單位”稱呼。黌舍當真落實省頒講授打算,開足開齊省頒課程。不竭改進講授手腕,優(yōu)化講授過程,進步教誨講授質量。建校至今50余年,開端統(tǒng)計82年至今共培養(yǎng)門生600余人,2000年到2007年就有230余人,教績持續(xù)7年名列全縣前線,此中2000年至2004年持續(xù)四年中考上線率名列全縣前三名,在這七年中每一年入學率達100%,停學率節(jié)制在2%以內,定時畢業(yè)率達85%以上,每一年的單科合格率達90%以上,每一年全科合格率達80%以上?! ↑Z舍近幾年改良辦學前提做的大量的實事,新建了籃球場,公廁,德育墻,多媒體課堂,門生食堂,門生澡房,洗衣池以及校園從屬工程,添置了大量的圖書和嘗試儀器,撤換了黌舍播送體系;黌舍為了課改的需求,多方籌措資金,添置了10臺講授電能;完美了黌舍綠丑化,共投資40余萬元。目前黌舍訂在修建校門和圍墻,爭奪在年底完工。為了扶植一支高本質的西席步隊,黌舍構造展開“強師德,鑄師魂”系列活動,進步西席小我品德涵養(yǎng),使西席從真正意義上體貼酷愛門生;盡力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為了適應課改新情勢,竄改西席講授理念,在教誨講授中貫徹課改精力,我們狠抓西席停業(yè)培訓,十八人次到課改嘗試區(qū)培訓。我校統(tǒng)統(tǒng)兼任西席前后插手了縣級通識培訓,培訓率占100%;進步西席專業(yè)本質,鼓動鼓勵中青年西席主動插抄本迷信歷學習,并在經(jīng)濟上賜與必然的幫助。鼓動鼓勵西席插手各級崗亭比武,幾年來,西席插手各級教壇新秀評比,8人獲縣級“教壇新秀”、“先進西席”、“優(yōu)良班主任”稱呼,2人獲市級“先進西席”稱呼;多人次獲得縣級講授比武1、二等獎,一人獲得市級講授比武二等獎,四報酬市級骨干西席。鼓動鼓勵西席指導門生插手比賽,此中1人獲得國度級三等獎,30多人次獲得市級1、2、三等獎?! ∪鎸嵤┍举|教誨,按照我校實際環(huán)境,一方面,校重點組建了美術、音樂、籃球、田徑、科技、電腦等興趣小組,展開豐富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另外一方面,經(jīng)由過程每一年的“四節(jié)”活動,對一學年的活動停止校閱閱兵。一份耕耘,一份收成。近幾年來,我校田徑隊在縣田徑活動會中年年獲得首屈一指的好成績,此中2006年中小學田徑活動會中獲得個人總分第二名的好成績,在美術書法展、科技創(chuàng)作、縣文藝匯演活動中也幾次獲得1、二獎?! ∥覀儗⒁源舜?“督導評價”復查為契機,主動盡力,不竭朝長進步,開辟創(chuàng)新,慢慢完美校園根基扶植,加強西席步隊本質,營建良好校風,進步教誨講授質量,使本校各項事情更上一層樓。
星村中學位于風景秀麗的九曲溪畔,創(chuàng)辦于1970年。1982年以前為完全中學,1982年后改為初級中學。2001、2002年先后接納了曹墩中學、華僑農(nóng)場中學。校園占地面積為51562平方米,校舍面積達10126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占總面積的70%以上,館藏圖書27500余冊。現(xiàn)有教職工81人,其中碩士研究生2人,本科學歷63人,中高級教師64人,具有美術、書法、音樂、攝影等方面專長的教師數(shù)人?,F(xiàn)有學生數(shù)67人,18個教學班。 學校本著“人人有才、人無全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才”的辦學理念,尊重學生差異,關心學生成長,平等對待每位學生。以“博學、慎思、善群、篤行”為校訓,從嚴治校,向管理要質量,以管理保安全,規(guī)范管理促進學生養(yǎng)成。教風嚴謹,學風濃厚,特色鮮明,教學質量穩(wěn)步上升。2000年以來學校入學率、鞏固率、升入重點高中人數(shù)在全市均處領先地位。 2008年通過福建省“雙高普九”驗收。 90年代開始,我校不斷嘗試與職業(yè)類學校聯(lián)合辦學,先后開辦了竹筏、工藝美術、建筑、財金等職業(yè)高中班,為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培養(yǎng)了一大批適用型人才。我校致力于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yǎng)成、提高教育質量的同時,十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引導,利用區(qū)位和人才優(yōu)勢,專門調配或聘請有專長的教師進行教學。幾年來堅持開辦美術工藝、書法篆刻等特色班,為學生人生發(fā)展提供新的平臺,走出一條特色辦學的路子,受到社會和有關部門的肯定。先后被授予“南平市文明學校”、“綠色學校”、“平安校園”、“關心下一代先進集體”、“法制宣傳先進集體”、“熱心職業(yè)教育”等榮譽稱號。
周寧縣第七中學座落于離縣城5公里的七步鎮(zhèn)內,省道310線旁,校園綠樹成蔭、環(huán)境幽雅、書香濃郁,是周寧縣教育事業(yè)的窗口學校之一,縣級文明學校。學校創(chuàng)辦于1976年,是一所農(nóng)村獨立初級中學,校園面積22畝,建筑面積6333平方米,現(xiàn)有教學班14個,學生908人,教職工53人。學校師資力量較強,其中中學高級教師2人,中學一級教師10人,本科文憑10人,其他老師均在功讀本科文憑,全體教師愛崗敬業(yè)、關心學生,為學校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嘔心瀝血。經(jīng)過20多年的建設,學校辦學條件及基礎教學配套設施有了較大的改善,興建了一座四層的教學主樓,一座三層的教學樓,兩座三層教師宿舍樓,一座三層學生宿舍樓和一個符合標準的沖水廁所,完成了田徑場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工程,初步具備了四跑道200米環(huán)跑和100米直跑道的規(guī)模。2006年新建一個多媒體教室,電腦室進一步完善,加入周寧教育網(wǎng),圖書館藏書近2萬冊。環(huán)境布局較合理,綠化優(yōu)美,正朝著“學園”、“樂園”、“花園”的三園化校園穩(wěn)步快速發(fā)展,為師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學習場所。學校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堅持“德育為首,教學為主,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的辦學思想,落實“誠信、惜時、文明、好學、創(chuàng)新”的校訓精神,以校園文化為切入點,倡導學生自我管理,堅持開展具有校本特色的“五小”活動,以學生運動會、朗誦比賽、征文競賽等階段性活動為契機,狠抓校風建設,從嚴治教,嚴謹治學。堅持素質教育,倡導校本培訓,突出校本教研,為國家輸送思想先進、學識扎實、作風優(yōu)良、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全面發(fā)展的多向型人才。2003和2004年中考,我校均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績。為營造良好的辦學氛圍,學校建立健全了家長委員會,將七步鎮(zhèn)退休老干部、村兩委干部、社會賢達充實到家長委員會中。通過每年一次的家長委員會全體會議和不定期的碰頭會,協(xié)調學校辦學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困難,構筑社會、家庭、學校“三位一體”的育人網(wǎng)絡。近年來,學校辦學效益顯著,得到上級部門和領導的肯定,先后獲得市“先進家長學校”、市“先進教職工團支部”、縣“文明單位”、“民評工作先進單位”;2003-2004學年度在以初中“五率”為中心的目標責任制評比活動中榮獲先進學校二等獎,2004年度,獲得寧德市實驗教育普及縣先進集體、縣文明學校、縣五四紅旗團委、縣素質教育先進集體、鎮(zhèn)先進黨支部;2004-2005學年度在以初中“五率”為中心的目標責任制評比活動中榮獲先進學校三等獎、鎮(zhèn)先進黨支部等榮譽稱號,05-06學年度獲縣級平安校園稱號。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關于華圖
新手指南
網(wǎng)站產(chǎn)品
公眾號
視頻號
備考群
投訴建議:
電話:400-8989-789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