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hui.hteacher.net 2024-02-16 13:39 安徽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第二章 文學理論
1.王國維先生曾在《人間詞話》中提出治學的三種境界,下列有關這三種境界的排序正確的是( )。
①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②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③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2.“《歸去來兮辭》”此處的“辭”指的是( )。
A.推辭 B.辭別
C.言辭,詞句 D.一種文體
3.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和環(huán)境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文學體裁。故事起因、經過和結果是小說的三要素。
B.詩歌是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我國古詩按內容分為五言詩和七言詩。
C.寓言是一種用比喻性的故事來寄托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的文學體裁,字數(shù)不多,但言簡意賅。D.童話,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都以動物或植物為主人公,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編寫適合
于兒童欣賞的故事。
4.《茶花女》中對瑪格麗特這樣描寫:“當她出現(xiàn)的時候,一個個腦袋此起被伏,連舞臺上的演員也對著她望,她僅僅一露面就使觀眾這樣騷動。”從描寫的角度而言,這是( )。
A.正面描寫 B.間接描寫
C.主觀描寫 D.客觀描寫
5.下列關于文學作品結構的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學作品的結構是指文學作品內容的組織方式和總體安排,它與情節(jié)是相同的概念。
B.材料的先后順序、詳略比例都屬于文學作品結構的范疇。
C.作品結構的安排在富于變化中保持和諧統(tǒng)一,在相對完整中給讀者留下充分發(fā)揮想象的自由空間。
D.作品結構的安排要服從表現(xiàn)主題的需要,同時也要服從人物塑造和意境創(chuàng)設的需要。
6.移情說最早是由德國 19 世紀黑格爾派美學家( )父子提出的。
A.立普斯 B.費舍爾
C.古魯斯 D.伏爾蓋特
7.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指出“黃金分割”的最美比例為( )。
A.9:5 B.8:5
C.7:5 D.6:5
8.文學活動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是( )。
A.人 B.文學作品
C.婚神世界 D.社會生活
9.“凈化”是文學作品審美價值得以實現(xiàn)的重要標志,其最早見之于亞里士多德的( )。
A.《詩學》 B.《形而上學》
C.《修辭學》 D.《政治學》
10.在具體的文學閱讀活動中,期待視野主要呈現(xiàn)為文體期待、形象期待與( )。
A.內容期待 B.主題期待
C.意蘊期待 D.情感期待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安徽分校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